還記得旅行中一個人的獨處時光嗎?
我這邊說的不是全程一人獨自旅行,而是在團體或雙人旅行中的一個人行程。
我很喜歡獨處,也曾經一個人出國自助旅行,2015年獨自到東京自助五天,不會日文,英文也不甚流利,一個人去了各種地方,其中半天拜訪了移居日本的朋友,平安順利地回來了。
但比起完全的獨遊,更讓我記憶深刻的卻是團體或雙人旅行中的個人行程,每次有這樣經驗,總是成為我那次旅行中最深刻的回憶之一。
也許是在一段旅程中突然有了不同節奏,於是也有了特別的意義!
所以一直很想寫這個主題 - 關於旅行中一個人的獨處時光。
也特別推薦在旅程中可安排個人行感受看看。
而且這種模式也很適合給擔心安全卻又想要自由人參考,可以與朋友一同旅行,但依兩人喜好去分配同遊與獨遊行程。是不是完美解決怕跟旅伴吵架的問題😆
接下來會分三篇分享我記憶較深刻的三段獨遊,不只適合一個人旅行參考,當然也可以成群結夥一起去喔~
第一篇是所有獨遊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時光,逛布雷拉畫廊 🏛 現在回想起米蘭,第一浮現的畫面就是布雷拉的迴廊與畫作。
但實際走訪後,整體而言真的沒有很不安全的感覺,我還一人去逛了美術館、覓食幾餐、沿著所經景點附近隨意晃晃等,都還是在市區交通方便處。當然我一路上都保持高度警覺心,覺得太陌生的地方都不會逗留太久。坐地鐵時有位華人打工仔跟我問路,還聊了幾站,除此之外其實沒什麼人理我的😆
這天計畫去布雷拉畫廊 (Pinacoteca di Brera),相較於米蘭主教座堂 (Duomo) 與恩寵聖母院《最後的晚餐》,布雷拉畫廊較少人談論,不過它可是義大利收藏繪畫最重要的地點與最重要的國家博物館之一,且緊鄰的布雷拉美術學院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是義大利最高級別的高等藝術院校。
一早從住處出發~我們這次也是住 airbnb,位在寧靜的住宅區。
出了地鐵站,一路上經過古老又可愛的街景。
布雷拉畫廊離地鐵站不遠,很快就走到了畫廊附近的街道。
抵達布雷拉畫廊門口~
外觀非常有氣質的美術館,屬新古典主義建築 (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此地最早是一片荒蕪的草地,Brera 一詞來自法語 Braida,意為一片蔥鬱的草地。建築始建於14世紀,最初作為修道院使用,16世紀耶穌會在此建立學校,是現在布雷拉美術學院的前身,於1809年才正式成立布雷拉畫廊。
可以看到院內有相當多的雕像與紀念碑,都是為了紀念與布雷拉相關的藝術家、幫助者、人文主義者和科學家等。
展覽入口位於二樓,雖是週日但人潮不多,買票排隊不用5分鐘,票價 €10。
布雷拉館藏相當豐富,主要收藏了中世紀至20世紀初的畫作,多為威尼斯畫派與倫巴底畫派作品,最大量的是宗教畫作,還有近代風景、肖像畫與少部分現代畫。較具代表性的有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耶穌之死》("Cristo morto nel sepolcro e tre dolenti", ca. 1483)、
拉斐爾 (Raffaello Sanzio)《聖母的婚禮》("Sposalizio della Vergine", ca. 1504)、
真蒂萊·貝利尼 (Gentile Bellini) 與喬瓦尼·貝利尼 (Giovanni Bellini)《聖馬可在亞歷山大布道》(Predica di San Marco in una piazza di Alessandria d’Egitto, ca. 1504~1507)、
卡拉瓦喬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以馬忤斯的晚餐》("Cena in Emmaus", ca. 1606)、
加納萊托 (Giovanni Antonio Canal)《從聖維奧廣場觀威尼斯大運河、威尼斯海關大樓》("Veduta del Canal Grande verso la punta della Dogana da campo Sant'Ivo", ca. 1740~1745)、
翁貝托·薄邱尼 (Umberto Boccioni)《美術館裡的騷動》("Brawl in Gallery", ca. 1910) 等等。
其中以威尼斯畫派《耶穌之死》最富代表性,象徵當時北部義大利和中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
最早的館藏主要來自貴族的收藏,19世紀初由於宗教命令的關係,倫巴底各地教堂和修道院中的繪畫開始湧入博物館,隨後義大利王國(拿破崙時代)其他地區的類似出處的宗教藝術作品也開始加入,這說明了為什麼主要館藏多為宗教作品,且其中含不少祭壇作品。
若待在米蘭時間充裕,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推薦給對中世紀、近代宗教與藝術史有興趣的人。官網:www.brera.beniculturali.it
館內允許拍照,有不少人在拍,氛圍很隨性。我也拍了些,依照參觀順序分享出來。
坐在椅子上,靜靜看著這些畫,感受畫中與展廳氛圍,心境很寧靜與特別。
布雷拉館藏有不少由數片畫板所組成的畫作,這類畫作稱為多聯畫 (polyptychs),主要以祭壇畫為代表,這是我之前觀展經驗中很少見的,覺得十分美麗!
最末幾個展廳,有少量現代畫。
雖然我對宗教與藝術都有濃厚興趣,但以往看過的畫作,東方多是山水,西方則多是比較偏近代的印象派、立體派等。在布雷拉,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量且畫幅廣闊的宗教畫作,關於宗教寓意、聖者、天使、罪罰等等,都是我不太熟悉的視覺畫面,整場都在不斷地開眼界!
看完展後,我在二樓迴廊走一圈,斜陽灑落在廊柱與建築石面上,有種世界無限美好之感。
離開前,在院內各處逛逛。雖是各種不具名的場景,但我很喜歡這種到處發掘的感覺。
離開布雷拉畫廊後,附近有聖馬爾谷教堂 (Chiesa di San Marco) 可參觀,距離布雷拉不到三百公尺。
這座教堂第一次被提到的年份是1254年,原為哥德式建築,17世紀其結構經過重大修改,改為巴洛克風格,並成為米蘭市僅次於主教座堂 (Duomo) 的第二大教堂。1770年代初,年輕的莫扎特曾住在聖馬爾谷修道院三個月。
布雷拉畫廊離知名的主座教堂 (Duomo) 不遠,粗略計算大約1.1公里左右,那附近有一堆好吃的,所以我就直接散步過去覓食。
一路上也是古老又美麗。
抵達 Duomo 站附近,點了 Princi Bakery 的提拉米蘇、拖鞋麵包三明治、咖啡,剛好對面就是聖沙弟樂聖母堂,且參觀不用收費,當然一定要進去!(不少義大利教堂入內都要收費喔)
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此地點最早的宗教建築是由總主教 Anspertus 建於879年,目前的教堂由斯福爾扎公爵建於1472~1482年。
靜靜待在教堂好一陣子就去跟同行夥伴會合,結束今日個人行程。
行前聽聞義大利治安芸芸,所以無論獨自或是兩人行動我都有提高警覺心,不過我在布雷拉館內掉了一個手機套,有位義大利中年女子看到隨即幫我撿起來還給我,也很親切,當下就覺得我真是太緊繃了。不過聽說米蘭算是義大利相對安全的城市。
💡囉唆提醒:除非有天災戰亂,以一般我們還熟悉的現代化國家來說,我覺得真的不用太驚慌,但提高警覺一定是必須的!每個國家其實都有比較安全與比較不安全的區域,就算是我熟悉的台灣,出門在外還是都要凡事小心。再說得更謹慎一點,我瞭解有些事情小心也避免不了的,世界上還是有所謂的運氣,人生就是充滿風險,不過一直這麼想下去就都不要旅行了😭
(旅行時間:2017/02/26)
第二段記起的旅行獨處時光是在泰國·曼谷的公園。同行夥伴去按摩,我自己從一座小公園散步到另一座大公園。(文章生產中⏳)
第三段在澳洲·雪梨,關於音樂祭與 New Town 街區。(文章生產中⏳)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訂閱部落格、追蹤IG、追蹤或讚FB。也歡迎留言與分享更多資訊,以節省旅友們自由行找資料的時間與精力。😊
💡你可能也想看:
-【捷克·波蘭自由行】行前認識、行程安排、跨國臥舖火車
🛌【布拉格Airbnb住宿體驗】市中心電梯公寓+我曾住過的三大類Airbnb房型
🛌【庫倫洛夫住宿推薦】CK小鎮夢幻河景斜屋頂小房子 - Guest House Olsakovsky (奧薩克弗斯基民宿)
-【布拉格20個必去景點】附地圖與布拉格二三事【捷克·波蘭 Day 2~3】
🎶【布拉格·伏爾塔瓦河】Vltava 河畔漫步+腳踏船遊河+伏爾塔瓦河之歌【捷克自由行】
-【捷克餐廳推薦】地窖餐廳、U Pinkasů 餐酒館、老銀行改裝 KANTÝNA 半自助餐酒館
-【海外自助全攻略】如何在布拉格邊玩邊拍?
-【海外自助初體驗】布拉格邊玩邊拍交朋友 + 旅拍作品集
我這邊說的不是全程一人獨自旅行,而是在團體或雙人旅行中的一個人行程。
我很喜歡獨處,也曾經一個人出國自助旅行,2015年獨自到東京自助五天,不會日文,英文也不甚流利,一個人去了各種地方,其中半天拜訪了移居日本的朋友,平安順利地回來了。
但比起完全的獨遊,更讓我記憶深刻的卻是團體或雙人旅行中的個人行程,每次有這樣經驗,總是成為我那次旅行中最深刻的回憶之一。
也許是在一段旅程中突然有了不同節奏,於是也有了特別的意義!
所以一直很想寫這個主題 - 關於旅行中一個人的獨處時光。
也特別推薦在旅程中可安排個人行感受看看。
而且這種模式也很適合給擔心安全卻又想要自由人參考,可以與朋友一同旅行,但依兩人喜好去分配同遊與獨遊行程。是不是完美解決怕跟旅伴吵架的問題😆
接下來會分三篇分享我記憶較深刻的三段獨遊,不只適合一個人旅行參考,當然也可以成群結夥一起去喔~
第一篇是所有獨遊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時光,逛布雷拉畫廊 🏛 現在回想起米蘭,第一浮現的畫面就是布雷拉的迴廊與畫作。
第一段、義大利·米蘭 - 布雷拉畫廊 (Pinacoteca di Brera)
會去米蘭是因為同行夥伴因公出差,所以我有兩個白天的獨遊時光。行前看了許多網路上的分享、報導,一開始十分擔心在義大利獨自出門,且我不會義文,英文普普。但實際走訪後,整體而言真的沒有很不安全的感覺,我還一人去逛了美術館、覓食幾餐、沿著所經景點附近隨意晃晃等,都還是在市區交通方便處。當然我一路上都保持高度警覺心,覺得太陌生的地方都不會逗留太久。坐地鐵時有位華人打工仔跟我問路,還聊了幾站,除此之外其實沒什麼人理我的😆
- 布雷拉畫廊 (Pinacoteca di Brera)
這天計畫去布雷拉畫廊 (Pinacoteca di Brera),相較於米蘭主教座堂 (Duomo) 與恩寵聖母院《最後的晚餐》,布雷拉畫廊較少人談論,不過它可是義大利收藏繪畫最重要的地點與最重要的國家博物館之一,且緊鄰的布雷拉美術學院 (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Brera) 是義大利最高級別的高等藝術院校。一早從住處出發~我們這次也是住 airbnb,位在寧靜的住宅區。
出了地鐵站,一路上經過古老又可愛的街景。
布雷拉畫廊離地鐵站不遠,很快就走到了畫廊附近的街道。
ELLE 30週年 雨傘街 |
其實米蘭路邊攤不少喔~不只這種精品包,還有各種雜貨攤,每次看到都讓我想起台灣。 |
抵達布雷拉畫廊門口~
中庭豎立著拿破崙銅像,1859年。 |
外觀非常有氣質的美術館,屬新古典主義建築 (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此地最早是一片荒蕪的草地,Brera 一詞來自法語 Braida,意為一片蔥鬱的草地。建築始建於14世紀,最初作為修道院使用,16世紀耶穌會在此建立學校,是現在布雷拉美術學院的前身,於1809年才正式成立布雷拉畫廊。
可以看到院內有相當多的雕像與紀念碑,都是為了紀念與布雷拉相關的藝術家、幫助者、人文主義者和科學家等。
展覽入口位於二樓,雖是週日但人潮不多,買票排隊不用5分鐘,票價 €10。
布雷拉館藏相當豐富,主要收藏了中世紀至20世紀初的畫作,多為威尼斯畫派與倫巴底畫派作品,最大量的是宗教畫作,還有近代風景、肖像畫與少部分現代畫。較具代表性的有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耶穌之死》("Cristo morto nel sepolcro e tre dolenti", ca. 1483)、
拉斐爾 (Raffaello Sanzio)《聖母的婚禮》("Sposalizio della Vergine", ca. 1504)、
真蒂萊·貝利尼 (Gentile Bellini) 與喬瓦尼·貝利尼 (Giovanni Bellini)《聖馬可在亞歷山大布道》(Predica di San Marco in una piazza di Alessandria d’Egitto, ca. 1504~1507)、
卡拉瓦喬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以馬忤斯的晚餐》("Cena in Emmaus", ca. 1606)、
加納萊托 (Giovanni Antonio Canal)《從聖維奧廣場觀威尼斯大運河、威尼斯海關大樓》("Veduta del Canal Grande verso la punta della Dogana da campo Sant'Ivo", ca. 1740~1745)、
翁貝托·薄邱尼 (Umberto Boccioni)《美術館裡的騷動》("Brawl in Gallery", ca. 1910) 等等。
其中以威尼斯畫派《耶穌之死》最富代表性,象徵當時北部義大利和中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
最早的館藏主要來自貴族的收藏,19世紀初由於宗教命令的關係,倫巴底各地教堂和修道院中的繪畫開始湧入博物館,隨後義大利王國(拿破崙時代)其他地區的類似出處的宗教藝術作品也開始加入,這說明了為什麼主要館藏多為宗教作品,且其中含不少祭壇作品。
若待在米蘭時間充裕,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推薦給對中世紀、近代宗教與藝術史有興趣的人。官網:www.brera.beniculturali.it
館內允許拍照,有不少人在拍,氛圍很隨性。我也拍了些,依照參觀順序分享出來。
這座尺寸很小。(室內有些昏暗,拍糊了) |
《聖馬可在亞歷山大布道》,ca. 1504~1507, Gentile Bellini and Giovanni Bellini. 第一次見到畫幅如此寬廣的中世紀畫作,嘆為觀止! |
畫作尺寸 347×770 cm。不少人跟畫合照,可以用人對照大小比例。 |
館內有些人潮,但不擁擠。 |
坐在椅子上,靜靜看著這些畫,感受畫中與展廳氛圍,心境很寧靜與特別。
“The Last Supper”, Daniele Crespi, ca. 1629~1630. |
畫作都有義文與英文說明 |
布雷拉館藏有不少由數片畫板所組成的畫作,這類畫作稱為多聯畫 (polyptychs),主要以祭壇畫為代表,這是我之前觀展經驗中很少見的,覺得十分美麗!
在這我也是佇立了好久 |
少量金工類作品 |
私自覺得由不同大理石花紋銜接的地面好美 |
最末幾個展廳,有少量現代畫。
右:作者 Carlo Carrà。左:沒有特別記下,不確定作者。 |
作者 Carlo Carrà |
“Still Life with a Fruit Bowl”, Gino Severini, ca. 1918 or 1949. |
雖然我對宗教與藝術都有濃厚興趣,但以往看過的畫作,東方多是山水,西方則多是比較偏近代的印象派、立體派等。在布雷拉,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量且畫幅廣闊的宗教畫作,關於宗教寓意、聖者、天使、罪罰等等,都是我不太熟悉的視覺畫面,整場都在不斷地開眼界!
藝術修復展示 |
作品修復區 |
看完展後,我在二樓迴廊走一圈,斜陽灑落在廊柱與建築石面上,有種世界無限美好之感。
離開前,在院內各處逛逛。雖是各種不具名的場景,但我很喜歡這種到處發掘的感覺。
離開布雷拉畫廊後,附近有聖馬爾谷教堂 (Chiesa di San Marco) 可參觀,距離布雷拉不到三百公尺。
- 聖馬爾谷教堂 (Chiesa di San Marco)
這座教堂第一次被提到的年份是1254年,原為哥德式建築,17世紀其結構經過重大修改,改為巴洛克風格,並成為米蘭市僅次於主教座堂 (Duomo) 的第二大教堂。1770年代初,年輕的莫扎特曾住在聖馬爾谷修道院三個月。布雷拉畫廊離知名的主座教堂 (Duomo) 不遠,粗略計算大約1.1公里左右,那附近有一堆好吃的,所以我就直接散步過去覓食。
一路上也是古老又美麗。
路上經過的其中一家 Princi 分店,較適合久坐。 不是我去的 Duomo 站 附近那間。(Princi 在米蘭有不少分店) |
抵達 Duomo 站附近,點了 Princi Bakery 的提拉米蘇、拖鞋麵包三明治、咖啡,剛好對面就是聖沙弟樂聖母堂,且參觀不用收費,當然一定要進去!(不少義大利教堂入內都要收費喔)
- 聖沙弟樂聖母堂 (Chiesa Santa Maria presso San Satiro)
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此地點最早的宗教建築是由總主教 Anspertus 建於879年,目前的教堂由斯福爾扎公爵建於1472~1482年。告解室 |
這是我此行印象最深刻的場景之一。 |
靜靜待在教堂好一陣子就去跟同行夥伴會合,結束今日個人行程。
行前聽聞義大利治安芸芸,所以無論獨自或是兩人行動我都有提高警覺心,不過我在布雷拉館內掉了一個手機套,有位義大利中年女子看到隨即幫我撿起來還給我,也很親切,當下就覺得我真是太緊繃了。不過聽說米蘭算是義大利相對安全的城市。
💡囉唆提醒:除非有天災戰亂,以一般我們還熟悉的現代化國家來說,我覺得真的不用太驚慌,但提高警覺一定是必須的!每個國家其實都有比較安全與比較不安全的區域,就算是我熟悉的台灣,出門在外還是都要凡事小心。再說得更謹慎一點,我瞭解有些事情小心也避免不了的,世界上還是有所謂的運氣,人生就是充滿風險,不過一直這麼想下去就都不要旅行了😭
(旅行時間:2017/02/26)
第二段記起的旅行獨處時光是在泰國·曼谷的公園。同行夥伴去按摩,我自己從一座小公園散步到另一座大公園。(文章生產中⏳)
第三段在澳洲·雪梨,關於音樂祭與 New Town 街區。(文章生產中⏳)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訂閱部落格、追蹤IG、追蹤或讚FB。也歡迎留言與分享更多資訊,以節省旅友們自由行找資料的時間與精力。😊
💡你可能也想看:-【捷克·波蘭自由行】行前認識、行程安排、跨國臥舖火車
🛌【布拉格Airbnb住宿體驗】市中心電梯公寓+我曾住過的三大類Airbnb房型
🛌【庫倫洛夫住宿推薦】CK小鎮夢幻河景斜屋頂小房子 - Guest House Olsakovsky (奧薩克弗斯基民宿)
-【布拉格20個必去景點】附地圖與布拉格二三事【捷克·波蘭 Day 2~3】
🎶【布拉格·伏爾塔瓦河】Vltava 河畔漫步+腳踏船遊河+伏爾塔瓦河之歌【捷克自由行】
-【捷克餐廳推薦】地窖餐廳、U Pinkasů 餐酒館、老銀行改裝 KANTÝNA 半自助餐酒館
-【海外自助全攻略】如何在布拉格邊玩邊拍?
-【海外自助初體驗】布拉格邊玩邊拍交朋友 + 旅拍作品集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旅人們互相交流,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正,謝謝。